局部放电量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关解释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张 发布时间:2010-12-23 阅读:6818次 来源:www.bdzhongbang.com

按照《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 417—91 )的定义
 局部放电——是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它位置。
注:导体(电极)周围气体中的局部放电有时称为电晕,这一名词不适用于其它形式的局部放电。游离是指原子与分子等等形式的电离,通常不应把游离这一广义性名词用来表示局部放电。
视在放电量q是指在试品两端注入一定电荷量,使试品端电压的变化量和局部放电时端电压变化量相同。此时注入的电荷量即称为局部放电的视在放电量,以皮库(pC)表示。
实际上,视在放电量与试品实际点的放电量并不相等,后者不能直接测得。试品放电引起的电流脉冲在测量阻抗端子上所产生的电压波形可能不同于注入脉冲引起的波形,但通常可以认为这二个量在测量仪器上读到的响应值相等。
局部放电量实际上就是一种电荷量,衡量电荷量的大小用库伦表示,局部放电量以皮库(pC)表示。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量的允许水平: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110kV及以上-在电压为1.2Um/ 时,视在放电量不大于20pC
干式电流互感器:110kV及以上-在电压为1.2Um/ 时,视在放电量不大于50pC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慷慨深表感谢。
 发表评论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9 - 2010 保定众邦电气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微机消谐
联系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向阳北大街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