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甚至有大学生不如民工挣得多的说法。不公平最近有130名大学生用八个半小时挣五千多元,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方式多种多样,谁说书生百无一用,只要肯动脑筋想就不难。
近日,南岸区洋人街成为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130名大学生的生存考场:除了往返学校的车费,不能多带一分钱,以挣钱多少论胜负。8个半小时里130名大学生共赚钱5058.1元。大学生们到底用了哪些办法挣钱?
日赚185元的王小玲用学生证抵押,换矿泉水销售,卖完后,再以现金进货。昨天天气不错,参加极限游戏的游客如织,他们成为王小玲的目标客户———她在游客们气喘吁吁地下了游戏机时上前兜售,成功率很高。
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陈樱桃等三人,先在洋人街找出一块空地,画上方格设定雷区,然后,陪人做游戏挣钱。只用几根粉笔赚200元。为了让游戏吸引人注意,他们特别重视广告宣传———不仅冠之以“童年忆趣”的主题,还打起关系牌———“让九零后回忆童年的那些游戏”,收效不错。
其他同学挣钱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靠转卖商品挣钱:譬如卖矿泉水、卖各种小商品。操作方式通常是从店家赊、和店家“联营”确定货物,再转手找买家挣得差额。一种靠出卖劳力挣钱:譬如到餐馆帮厨、扮玩偶、到自行车店帮忙招揽客人、利用专业替人画画等等。
如果大学生肯放开包袱,就业方式我种多样,不一定非要想个单位上班才是就业。